2025年01月11日

钩沉| 重视教育的耶稣会

作者: 若望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10月13日 11:05 |
播放

耶稣会是中国教会史上重要的修会,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上,有着特殊地位。尤其是利玛窦、汤若望等人以其博学的知识,成功地进入中国,促进了福音传播以及中西方的交流。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优秀的教育。

耶稣会的建立,其实是与宗教改革运动分不开的。西班牙人罗耀拉·依纳爵( Ignace de Loyola )为了对抗马丁路德、加尔文发起的改教运动,在天主教内进行了改革。他仿效军队模式,于1535年8月15日成立了耶稣会。

人都会有上主而来的天赋,但是后天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。利玛窦、汤若望等人也不是天生就是学者,而是跟他们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。耶稣会获得罗马教宗保禄三世的许可后,就带着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使命,强调精英传教的重要性。其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,在欧洲兴办许多大学,培养出的学生除了是宣教士。也是活跃政界、文化界、科学界的精英。耶稣会积极向海外宣教,宣教士遍及中国、日本、印度和美洲等地,为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贡献巨大。

为了与世界各地的学者打交道,格外重视教育事业。耶稣会所办的学校,不少都是当时欧洲顶尖的,正是重视教育的理念,才培养了如此多优秀的耶稣会士。耶稣会把福音传到哪,在哪就会建立教育机构。

早在入华前,耶稣会就在印度果阿建立了教育机构,很多传教士都曾在此深造过。当他们来到远东时,为了在中国和日本宣教,就在澳门设立著名学府——圣保禄学院。

圣保禄学院建筑群从1594年开始兴建,直到1637才竣工。曾在圣保禄学院攻读毕业而入华传敎的耶稣会士约200多人,在这些毕业生中,几乎攘括了来华著名的传教士。像利玛窦(公学时期)、汤若望、南怀仁、卫匡国、郎世宁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,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。此外,大明宰相徐光启、著名画家神父吴渔山都曾在此学习过,可见其培养人才之多。

正是耶稣会对于教育的重视,才有了一大批杰出的来华传教士。他们为了进入中国,刻苦学习中华文化,加上其此前在欧洲所受的良好教育,不少人都是学贯中西的学者。当他们进入中国后,自然很快就与中国士大夫找到了共同语言,获得了在华宣教的钥匙。

利玛窦等人不仅在华传播福音,促进基督教中国化,从而让教会得以在中国扎根、成长(南堂、东堂等著名教堂都是耶稣会建立的)。更是把西方科技文化带入中华(比如世界地图、几何原本、天文历法、泰西水法、三棱镜、钢琴等等),也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到西方(比如先秦诸子经典,中国地理文化、艺术、中医等等),为中西科技、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。而这一切事工的取得,正是耶稣会教育机构的教学水平的最好见证。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